看语文网 > 阅读答案 >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> 《重生》阅读附答案

《重生》阅读附答案

更新时间:2024-04-27 16:01:36

重生

琼瑶

①我十六岁了,苦涩的十六岁。

②那年我读中学。课余时间,我就把自己埋在图书馆里,疯狂地阅读各种文学作品。书看多了,思想也多起来。我常常想,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?那时父亲在师大教书之余,又开始演讲著述,忙得不得了。母亲教书又忙家务,深夜还要帮父亲校对,也没有时间来过问我的心路历程。我觉得寂寞极了,满心满怀的热情无处发泄,满脑子的疑问没有人解答。有一天,学校发给我一张“通知书”,要我拿回去给父母“盖章”,通知书的内容是:我的数学考了二十分,要家长“严加督导”。

③我回到家里,却发现我的小妹正在痛哭,父母一边一个,正在想尽办法安慰她。我慌忙问妹妹发生了什么大事,怎么哭得这么厉害?母亲叹口气,用充满怜爱与骄傲的语气说:“她实在太要强了。她哭,是因为得了九十八分,没考到一百分!”我目瞪口呆,揣在口袋里的通知书简直无法拿出来。但是,老师命令明天一定要盖好章交回。我终于拿了通知书去找母亲,她整个脸色都阴暗了下去,抬头对我说:“你要我们做父母的拿你怎么办?为什么你一点都不像你妹妹?”我的心中一阵痛,冲出房间,冲到夜色深沉的街头,伏在围墙上疯狂地掉眼泪。

④当天晚上,我写了一封长信给母亲,这是我第一次这样坦率地向母亲“告白”。如今,我已不能完全记起信中的内容,只依稀记得有这么一段话:

⑤“亲爱的母亲,我抱歉来到了这个世界,不能带给你骄傲。但是,我却无力改善我自己,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!今天这个‘不够好’的‘我’,是由先天后天的许多因素,加上童年的点点滴滴堆积而成。我无法将这个‘我’拆散,重新拼凑,变成一个完美的‘我’。因而我充满挫败感,充满绝望。所以,让这个‘不够好’的‘我’从此消失吧!”

⑥写完信,我找到一瓶安眠药,整瓶都吞了下去。当我醒来时,已经是一星期之后了。我躺在医院里,手腕上吊着点滴瓶。母亲坐在我的床边,紧紧握着我的手,睁着一对红肿的眼睛,一眨不眨地盯着我。我立即明白了,痛喊了一声:“妈妈啊!”

⑦母亲顿时抱着我的头哭了,我也哭了,我们紧拥着哭成一团。母亲哽咽地说:“孩子,一切都过去了。现在,让我们一起重生吧!”我哭着点头,抱紧了母亲。

⑧我出院回家时,父亲买了一个古筝送给我。我很少收到父亲的礼物,觉得特别珍贵。虽然始终没学会弹古筝,我却常常抱着那古筝随意地拨弄。古筝的声音清脆,带着颤音袅袅不绝,似乎是在庆祝我的重生。

小题1:本文写了一个“苦涩”的故事,请概括相关情节,填写在空格内(每格四个字)。(3分)

回家“盖章”→□□□□→□□□□→□□□□

小题2:散文题为“重生”,请根据全文内容分析“重生”有哪两层含义。(4分)

小题3:第三段写父母安慰妹妹的情节,能否删去?这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?(3分)

小题4:亲子之间需要交流,青春少年需要勉励。请选择一点,结合本文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,发表你的见解。(80—100字,6分)

参考答案:

小题1:遭母责备 写信诀别 母女重生(1处1分,共3分。不要求表述完全一致,超过字数不得分。)

小题2:一是我从青春期的寂寞、压抑,与父母冲突乃至寻死的成长绝境中走出来,展开新的生活;一是父母从漠视孩子的心理,以至于差一点失去孩子的家庭危机中走出来,展开新的生活。(答出“重新获得生命”即可得2分。正确归纳两个层面的内涵即可得分,不要求表述完全一致。)

小题3:不能删去,这里运用对比手法,(1分)突出了“我”当时的心理感受,(1分)也为下文“我”的行为做了铺垫(1分)。

小题4:示例:亲子之间需要确实交流,如文中所呈现的,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现孤独、抑郁、偏激等心理问题,如果孩子和父母缺少必要的交流,产生逃避、冲突等现象,就可能出现家庭危机,乃至酿成家庭悲剧。交流、倾诉、关爱,才会让家更温馨、美好。(“见解”正确,来自文本,2分;联系文章或现实具体阐述,3分;条理清晰、语句通顺,1分。)

小题1:试题分析:因为“我”考试特别差,老师让家长在成绩单上盖章;母亲知道了我的成绩后,我遭到母亲的责备;怀着伤心失望的心情,我给家里写了信诀别;因为这件事,我得到了父母的关爱,母女重生。

小题2:试题分析:一是我因为青春的压抑、寂寞,以及与父母发生了冲突,甚至选择了轻生,但是,最后从中走了出来,获得了重生,开始了新的生活;二是父母通过我轻生这件事后,从漠视孩子的心理,以至于差一点失去孩子的家庭危机中走出来,展开新的生活。

小题3:试题分析:妹妹因为没能考100分而哭泣,父母在旁边安慰,这个故事情节与“我”考20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突出了“我”当时的心理感受,也为下文“我”做出过激的行为做了铺垫。

小题4:试题分析:这篇文章对我们的父母还有孩子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,作为父母,应该多关心自己的孩子,多给他一些鼓励,作为孩子,要能把自己的心声及时地向父母吐露,不能撇在心里,更不能做出过激的行为来伤害自己,进而也伤害父母。解答本题时,既要结合本文内容,也要联系实际来谈。